发布时间:2024-11-21 17:57:29 来源:名士风流网 作者:知识
买衣服看你性格是否够成熟
买衣服时,你会以什么作为选择的成熟主要依据?
A、牌子
B、买衣流行
C、服看否够颜色
D、性格款式
E、成熟价钱
心理分析:
A 牌子。买衣基本上你勉强可算是服看否够个成熟的人,虽然某方面你的性格能力跟表现未尽理想,但是你还是能够努力不懈地朝目标前进,然而或许你认为自己已是成熟的人,但有时无意间的小动作,还是会流露出稚气未脱的感觉,所以很容易被贴上小孩子、幼稚的标签。
B 流行。你属努力尚嫌不足的典型,还不算是成熟的人,你心理成熟度还处于萌芽的阶段,如果从现在开始积极培养的话,将来定会大有作为的。
C 颜色。你全身上下散发出成熟、迷人的气息,但是还不能说是完全的成熟,因为你还是容易感情用事。
D 款式。你是一个在心智上臻于成熟的人,每天精神奕奕、充满自信,同时又很受到朋友的信赖,惟一的缺点就是你对日常生活乃至人生的态度稍嫌严肃了点。
E 价钱。乍看之下似乎你的举止、行动中都散发出成熟的气息,然而实际上,你却是个不折不扣极需依赖他人的人,你没有办法好好认清自己、为自己定位,是个完全没有主张的人,建议你多多发表自己的主见吧。
你有“午饭恐惧症”吗
“午饭恐惧症”是网络盛行的流行词汇之一,主要“症状”表现为一些上班族在单位没有食堂的情况下要在外面吃饭,然而有些人常常在吃饭的时间选择逃避,在该吃饭的时间并不感觉到饿,过了吃饭的时间反而感觉到饿才去吃。
“中午吃什么”和“中午去哪儿吃”,如今已经成为了很多职场人士每天都会重复的两句话。对于单位没有食堂的职场人士来说,午饭的确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一些上班族甚至患上了“午饭恐惧症”。
忙碌工作了一个上午,终于到了吃午饭的时间。原本应该是好好放松,并且犒赏自己的好时光,可不少白领竟然担惊受怕起来——一个人吃?和别人一起吃?和谁一起吃?吃什么?吃饭的时候聊什么……许多看似无关紧要的问题,往往会在饭前5分钟统统涌上心头。有人说,这叫“午饭恐惧症”,即使够不上“恐惧”的程度,也足够称为“午饭焦虑症”。
害怕“望饭生畏”
“走,一起吃午饭!”面对同事的邀约,胡茜最常说的几套说辞,无非就是“现在还不饿,晚点去吃”,或者是“在减肥,中午不吃饭了”。在桂林市一家银行工作的胡茜,已经记不清自己是第几次婉拒同事了。每到午餐时间,她就会有一种莫名的恐惧感。
“单位外面也就几家吃饭的地方,看见同事们都扎堆在一起吃饭,自己却一个人坐一桌感觉特别尴尬。”胡茜说,自己第一次有这种感觉是上班一个月后。那天中午,胡茜一个人去吃饭,她刚端着饭菜在一张4人座的桌子前坐定,4个同事也来到了这家快餐店。等4位同事相继端着饭菜找座位时,胡茜以为她们会和自己坐在一起,结果她们齐刷刷地坐在了离她不远的空餐桌上,就好像完全没看见她一样。
“你不知道,那次我感觉好尴尬,看见那4个同事在一起吃饭,有说有笑的,我却一个人闷头吃。”胡茜说。
拖延6成人爱延时吃饭
中午11点到下午1点之间,这是传统的午饭时间。为了了解上班族的午饭情况,记者随机对桂林市的30名白领进行了问卷调查(详见调查结果饼状图)。调查结果显示,65%的人都表示喜欢推迟个把小时吃饭,35%的人会准时吃午饭。
“如果是在读书的时候,估计很多人都会提前等在食堂门口,敲着碗筷等开门吧。可现在很多人吃饭的时间越来越迟了,起码我是这样的。”周杨华刚从大学毕业一年,以前是一个标准的吃饭积极分子,早点去食堂吃饭可以吃到更丰富的饭菜,但现在他经常熬到食堂已关门,才去公司附近的小店随便吃两口。
对于自己的行为,周杨华认为,“准点吃饭人太多了,不过还有别的原因。我好几次吃饭的时候在食堂里偶遇老板,坐一桌不是,不坐一桌也不是,即使坐在一起也不知道聊点什么好。”所以,他决定以后再也不在那个“危险时段”去食堂吃饭,避高峰,避“某人”。
聊天吃饭,聊八卦
调查结果中,近七成的人表示,平时午饭都是两三个同事一起吃的。“我觉得,两三个人一起吃饭最科学。太少,孤单;太多,聒噪。”吕亚明平时都在单位食堂吃午饭,和他一起的是另外两位同事,人称“三人党”,“最重要的是,食堂的座位都是4个人一桌的,多于4个的‘团队’怎么坐呀?谁坐到另外一桌都是尴尬,除非刚好凑两桌。”
午饭时间,嘴巴的任务除了吃,还有说。那聊些什么呢?调查中,半数人选择了“八卦”,20%的人选择了“昨晚看的电视”,15%的人选择“基本不聊什么,埋头苦吃”,11%的人选择了“抱怨心中不满”,还有4%的人选择了“工作”。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吃饭时不要和同事聊太多、太深入、太个人的话题,似乎成了大部分人的共识,于是,各种八卦成了主要话题。
障碍压力太大,沟通太少
显然,吃午饭已经不仅仅是饱腹那么简单,饭桌上还蕴藏着职场哲学。在“你最讨厌的午饭场景是哪个?”的问题中,30%的人选择了“一群人一起吃饭,可你却被撂在一个相对单独的座位上”,22%的人选择了“一个人孤独地吃饭”,20%的人选择了“和关系不怎么好的人一起吃饭”,17%的人选择了“吃饭时偶遇别的同事,却不和你打招呼,也不和你坐一起”,还有11%的人选择了“吃饭时,和旁边的人无话可说”。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院心理卫生中心心理咨询师黄栋表示,这其实跟上班族在职场上的压力有关。“白领在职场上竞争压力太大,往往会造成对同事的不信任,对自己的不自信。聚在一起时,不愿相互敞开心扉。”
他认为,部分人是和别人的沟通交流产生了障碍。坐在办公室里,每个都只需面对自己的电脑,沟通似乎没有了必要。调查中,有着比较明显的“午饭恐惧症”、“午饭焦虑症”的人,大多是职场新人,平时工作中缺乏面对面的语言沟通,或许就是主要原因之一。
信息强迫症:上班族最新流行病
信息强迫症是指一个人强迫自己去了解一些信息,害怕信息被遗漏的心理现象。是指某些人对信息的渴求,依赖而产生的一种来源于自我,又不能有意识控制的自我强迫状况。
信息时代的信息大爆炸,就是太多的信息无穷无尽地涌来,让你迷失自己的过程。24小时全天候开机,总觉得手机在响,隔几秒钟就看看手机有没有短信或者电话;偶尔忘带手机,就会坐立不安,总感觉有大事被错过了;办公室里,隔几分钟就看看电脑是不是掉线了,生怕漏掉了重要的邮件……
信息时代,通讯工具给人们带来了便捷,但也有不少人在海量信息前迷失了自己,越来越多的人受困于“信息强迫症”。心理专家表示,“信息强迫症”是个人面对大量信息时产生的一种不确定和不安全感,为了不错过可能有价值的信息,逼迫自己不断关注搜集所有信息,它是强迫症延伸出的一种单纯性心理疾病,目前已经成为上班族的常见问题。
信息强迫症:上班族最新流行病
据专家介绍,现在不少上班族不但爱浏览、收集信息,还喜欢发布、交流信息,觉得没有了信息,生活就变得乏味。一般还将收集的信息有意识地记下来,日后作为消遣的谈资,而且最害怕的就是电脑网络出现故障,手机欠费停机。一旦如此就会焦虑不安、心情浮躁,总担心因为漏掉重要的信息而给工作和生活带来负面影响。
“信息强迫症”的主要症状:无论何时都会开手机;上班第一件事就是开电脑、检查电话录音;去洗手间、开会或者哪怕泡茶离开一小会儿,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检查手机、检查MSN或者邮箱;不断刷新网页、邮箱;每周七天总要买固定的报纸,每半个月买不同的杂志;每半个月固定逛书店,并且每次购买的书目都较杂;上网浏览信息时总是忍不住点击网页链接;用至少两种以上方法搜索同一关键词,喜欢同时打开许多网页;遇到以下问题,将会惊慌失措:手机忘带、网络故障、电脑死机、名片夹丢失等。
“强迫症”虽是目前一些年轻人为职场竞争和追求时尚生活而采取的行为,但久而久之也会形成无法自控的焦虑不安,严重影响到正常的生活,有此倾向者必须及时调节。
强迫自己收集信息是患病主因
人们获取信息是为了更好地改善自己的生活,让自己生活得更愉快。但是,很多人却在信息面前迷失了自己,让自己的内心起了冲突。
专家分析,从外因上来说,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一个最新的信息可能就是一个升职加薪的机会,信息在职场中的利用价值越高,对上班族形成的压迫性也就越大。另外现代人生活追求档次和品位,“怎么生活才算时尚”、“如何休闲”,乃至看什么书、做什么运动、吃什么美食等,都是一个个信息资源堆出来的集合体。大家在交流信息的同时也是不断刺探着对方的现状,随之就会出现强迫自己收集更多信息并且将这些信息付诸实践来超越对方。
从个人内因来说,收集更多信息可以使他们在人际交往或者工作中获得更多的优越感和主动权,这也是许多上班族成为信息强迫症“患者”的原因。
不掌控信息就焦虑
医学上,强迫症是焦虑症的一种,而受此困扰的上班族不计其数。在一家美资企业担任行政工作的Emily自嘲为“邮件焦虑症”患者。她的工作邮箱每天都要收到几十封邮件,每当看到刷屏的“未读邮件”,除了涌起瞬间把它们消灭掉的冲动,Emily还有更深的忧虑。她不但检查收件箱,连订阅邮件、垃圾邮件、广告邮件都会时不时查收一番。“就怕丢邮件,万一重要邮件被邮箱自动归类到垃圾邮件或广告邮件就惨啦!”Emily坚信,自己产生“邮件焦虑”的根源,是学生时代因漏收一封面试通知而致错失良机的往事留下的阴影。
Emily近日还找到了豆瓣“焦虑症”小组,发现原来这么多人“病得不轻”,一点点“芝麻绿豆”的小事都能令人“亚历山大”。有人害怕家里有虫子,怕到失眠;有人仅仅因为不知如何给工作任务排序才是最优方案,竟能心情焦灼地在电脑前枯坐一下午;还有人焦虑、肌肉紧张,睡着都绷着肩膀、咬着牙,导致醒来时肩膀疼、下巴酸……“不过,在小组里,大家都很愿意说出自己的焦虑,互相鼓励、帮忙出主意,感觉挺有帮助的。”Emily说道。
搜集信息要注意自我调节
当海量的信息带给我们的不是生活的便利,而是力不从心时,可能就会出现“信息强迫症”的症状,要注意自我调节。专家提醒,如果感觉自己不能调节的时候,最好是找心理医生进行咨询。
如果真的搜集信息成瘾,而内心还很接受自己这种做法的话,那属于信息强迫现象,这种现象很容易缓解,周末的时候运动一下,或者找几个好朋友聊聊天,很容易就缓解了,不会对精神或者身体状况产生什么不好的影响。
如果自己情不自禁地搜集信息,但只是在搜集信息时感到高兴,等到看完这些信息后又自责的话,那么内心的想法和外在的表现就会出现冲突,容易导致神经系统受伤害,严重的可能导致精神分裂。专家建议,一定要注意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平时加强体育锻炼,阅读一些自己喜爱的书籍。
结语:现代人生活压力、工作压力大,从而引发了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所以有空时不妨多出去散散心,为心松松绑吧~(文章原载于《都市健康人》,刊期:2012.06,作者:王莹、树英,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常识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相关文章